读安全古训,聊安全智慧——安全古文精选400句

A
安不忘危臣所愿,常思危困必无危。———唐·周昙《鲍叔》
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。———西周·伏羲,周文王,孔子《周易·系辞下传》
安宁勿懈堕,有事不迫遽。———南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
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。———战国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
安危在出令,存亡在所任。———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楚元王世家》
安卧扬帆,不见石滩;靠天多幸,白日人阱。———明·徐祯稷《耻言》
安者非一日而安也,危者非一日而危也。———西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
B
白蚁蚀屋柱,大梁也会垮。[谚语]
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———先秦·韩非《韩非子·喻老》
百密总有一疏。———清·魏源《庸易通义》
百年成之不足,一旦败之有余。———明·周希陶(重订)《增广贤文》
百年养不足,一日毁有余。———明·王守仁《王文成公全书》
百寻之室,焚于分寸之飙;千丈之坡,溃于一蚁之穴。———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》
杯杯酒耗尽家当,毛毛雨打湿衣裳。[谚语]
必备物而后动,盖所以为慎重也。———北宋·宋祁,欧阳修等《新唐书·仪卫志》
闭心自慎,终不失过兮;秉德无私,参天地兮。———战国·屈原《九章》
辨细人微,慎微方安。[谚语]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———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
冰在薄处破,血在伤处流。[谚语]
兵糊涂一个,将糊涂一群。[谚语]
病不除根,遇毒还作。[谚语]
病有四百四十二病,药有八百八十四方。[谚语]
不困在于早虑,不穷在于早豫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
不困在预慎,见祸在未形。———先秦·佚名《逸周书·王佩》
不塞隙穴,而劳力于赭垩,暴风疾雨必坏。———战国·韩非《韩非子·用人》
不慎其前而悔其后,何可复得?———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
不慎其前而悔其后,虽悔无及矣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
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[谚语]
不图今年笋,但图来年竹。[谚语]
不知戒,后必有。———战国·荀况《荀子·成相》
不踬于山而踬于垤,山者大,故人顺之;垤微小,故人易之
也。———战国·韩非《韩非子·六反》
C
草茅弗去,则害禾谷;盗贼弗诛,则伤良民。———春秋·管仲《管子·明法解》
草幼不锄,等于养痈。[谚语]
差一线,隔一山。[谚语]
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。———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
差之一毫,错之一牛。[谚语]
拆断一枝荷,烂掉一窝藕。[谚语]
谗口成铄金,沉舟由积羽;苍蝇匹群飞,白壁无完素。———清·唐孙华《述金》
铲草不除根,祸患一千年。[谚语]
成大事者,皆战战兢兢之心来。—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语录》
吃饭防噎,走路防跌。———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
吃急弄破碗,走急掉了鞋。[谚语]
尺差不起寸,寸差不起分。[谚语]
尺水能兴百尺浪。[谚语]
尺蚓穿堤能漂一邑,寸烟泄穴致灰千室。———北朝·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慎隙》
出口之言皆慎,人口之食皆节。———北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
处蒲常惮溢,居高本虑倾。———唐·陈子昂《座右铭》
船到江心补漏迟。———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
船行弯处需转舵,人逢绝境要回头。[谚语]
长堤溃蚁穴,君子慎其微。[谚语]
垂成之功,败于一旦。———民国·佚名《贪官污吏传》
寸火能焚云梦,蚁穴能决大堤。[谚语]
错走一个子,输了一盘棋。[谚语]
D
达治乱之要者,遏将来之患。———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用刑》
打光了兔子,养不起鹰;掏干了水沟,留不住鱼。[谚语]
打井如修仓,积水如积粮。[谚语]
大病从发痧起,大偷从偷瓜起。[谚语]
大水未到先治坝,休到河边再脱鞋。[谚语]
胆大如斗,心细如发。[谚语]
道高益安,势高益然。———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
道险不在广,十步能摧轮;情忧不在多,一夕能伤神。———唐·孟郊《偶作》
得宠思辱,安居虑危。[谚语]
得失一朝,荣辱千载。[谚语]
堤穿一线走万壑,五丁山为金牛凿。[谚语]
堤溃蚁孔,气漏针芒。———南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忠传》
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———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
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找郎中开药方。[谚语]
毒草连根拔,萌芽永不发,除患连根挖,祸患永不发。[谚语]
杜渐防萌,则凶妖销灭。———南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丁鸿列传》
杜渐防微,慎之在始。———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敦传》
杜事之于前,易也。———春秋·管仲《管子·侈靡篇》
杜之于将渐,不可悔之于已成。———宋·王溥《唐会要》
渡冰河,先查看结冰有多厚。[谚语]
蠹蠡仆柱梁,蚊虻走牛羊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
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———战国·商鞅《商君书·修权》
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,履平地若危涉风波无患。———明·薛瑄《读书录》
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———战国·孔子弟子等《论语》
多有经验的,自会谨慎;过于肥胖的,自然硕腹。[谚语]
F
伐木不自其本,必复生;塞水不自其源,必复流;灭祸不自其
基,必复乱。———春秋·左丘明《国语》
伐木不自其根,则蘖又生也。———春秋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》
凡百事之成也,必在敬之;其败也,必在慢之。———战国·荀况《荀子·议兵》
凡大事皆起于小事,小事不论,大事又将不可救,社稷倾危,
莫不由此。———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
凡事还须学谨慎。———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卢太守诗酒傲王侯》
凡事皆当谨始虑终。———明·汪天锡《官箴集要》
凡事皆能谨于几微,则不至于差之大矣。———西汉·薛宣《薛
文清公读书录·慎动》
凡诸祸根,不早断绝,则或转而滋蔓。———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断讼》
反水不收,后悔无及。———南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
防人疑众,不如自慎。———清·郭嵩焘《郭嵩焘日记》
防微杜渐。———晋·韦謏《启谏冉闵》
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。———明·宋濂,王祎《元史·张桢传》
放起灯火芯,能烧万重山。[谚语]
非大胆不足以任大事,非小事不足以处天下事。———清·沈近思《学易》
弗备难,难必至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
浮假者无功。———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
福患常积于忽微。———北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
福生于隐约,而祸生于得意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警慎》
福兮祸之所倚,祸兮福之所伏。———春秋·老子《老子·五十八章》
富贵如传舍,惟谨慎得久居。———清·蒲松龄《省身语》
G
干柴湿柳,见火就走。[谚语]
苟得其养,无物不长;苟失其养,无物不消。———战国·孟子《孟子·告子》
古人大业成,皆自忧患始。———清·刘岩《赠人》
官怠于成,病加以愈,祸生于懈惰。———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
惯骑马的惯跌跤,河里淹死会水的。———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
广种福田留余步,善耕心田好收成。[谚语]
海水虽无心,洪涛亦相惊;怒虽在倏忽,谁识变化情。———唐·韦应物《赠卢嵩》
H
河漏一碗,一碗河漏。[谚语]
坏崖破岩之水,源自涓涓。———宋·王安石《风俗》
缓揭帘,勿有声,宽转弯,勿触棱。———清·李毓秀《弟子规》
患生于忽微,祸生于细微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》
患至而后图,智者有不能。———宋·欧阳修《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》
黄鼠狼爱撵慢鸡。[谚语]
悔既往之失,不如防将来之非。———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———汉·马融《忠经·证应》
祸福之胚胎也,其动甚微。———唐·刘禹锡《儆舟》
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。———北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
祸起于细微,奸生所易。———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》
J
机溃微隙,气泄针芒。[谚语]
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。———汉·蒯通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
及溺呼船,悔之何及。———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卓传》
急趋无善步,急行无善果。———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
急弦无懦响,亮节难为音。———晋·陆机《猛虎行》
急则有失,恕则无智。[谚语]
疾小不加理,浸淫将遍身。———北宋·欧阳修《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》
疾在腠理,汤熨之所及也;在肌肤,针石之所及也;在肠胃,
火齐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。———战国·韩非子《扁鹊见蔡桓公》
计福勿及,虑祸过之。———东周·文子《文子·微明道应训》
既胜若否。———春秋·司马穰苴《司马法·严位第四》
骥足虽俊,绳墨忌长,以万分一累,且废千里。———南朝·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贾祸不在多,爝火燔邓林。———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》
坚冰作于履霜,寻木起于蘖栽。———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
艰难同草创,得失计毫厘。———唐·杜牧《题村舍》
煎肉歇不得火,眼睛夹不得砂。[谚语]
见朱桔一子蠹,因剪树而弃之;睹缛锦一寸点,乃有全篇而燔之。———北齐·刘昼《刘子》
骄奢生于富贵,祸乱生于疏忽。———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太宗贞观十二年》
戒惧乎其所不睹,恐畏乎其所不闻,在于慎所忽也。———宋·梁沈约《宋书·武三王传》
今生若问来生种,醒时但问寐时梦。———清·魏源《三江口宝带桥记》
谨身事一言,愈于终身之诵。———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
谨慎,保家之本。—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·齐家》
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。———北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纪九》
进忠有三术:一曰防,二曰救,三曰戒。先其未燃为之防,发而止之为之救,行而责之为之戒。防为上,救次之,戒为下。———东汉·荀况《申鉴·杂言》
禁微者易,救末者难。———宋·王安石《风俗》
泾溪石险人兢慎,终岁不闻倾覆人。却是平流无石处,时时闻说有沉沦。———唐·杜荀鹤《泾溪》
九河盈溢,非一块所防。———东汉·蔡邕《释诲》
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———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涓涓不塞,将成江河;两叶不去,将用斧柯;荧荧不救,炎炎奈何!———春秋·吕尚《六韬·守土》
涓涓之水,可以淹川。———宋·秦观《游汤泉记》
涓流虽寡,浸成江河;烛火虽微,卒能燎野。———南宋·范晔《后汉书》
君不闻大鱼乎:网不能止,钩不能牵,荡而失水,则蝼蚁得意焉。———汉·蒯通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
君子安不忘危,存不忘亡,治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———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》
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其乱。———西周·伏羲,周文王,孔子《周易·系辞下传》
君子必慎其独也。———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
君子防未然。———三国·魏·曹植《君子行》
君子改过,小人饰非;改过终悟,饰非终迷;终悟福至,终迷祸归。———宋·邵雍《迷悟吟》
君子慎始而无后忧。———宋·苏洵《上文丞相书》
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。———西周·伏羲,周文王,孔子《易经》
君子有终生之忧,无一朝之患也。———西周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下》
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———西周·伏羲,周文王,
孔子《周易·乾封》
L
拉犁的牛偏一偏,没翻的地一大片。[谚语]
拦河坝也能毁于蚂蚁道。[谚语]
烂泥内也要防刺,小漏洞也要堵死。[谚语]
力能胜贫,谨能胜祸。———后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
立身忌草草。———清·沈德潜《清诗别裁集》
量毛呢要量七遍,剪毛呢只剪一遍。[英国谚语]
燎原之火,星星也;干霄之木,青葱也。———明·彭汝让《木几冗谈》
林无静树,川无仃流。———晋·郭璞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路当坦处亦防倾。———清·田岩松《题劳山杖诗》
路逢险处难回避,事到头来不自由。———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
乱则国危,治则国安。———战国·荀子《荀子·王霸篇》
乱者思理,危者求安。———唐·柳宗元《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》
M
马蜂小,扎人狠;胡椒小,辣人心。[谚语]
马行滩,不加鞭。[谚语]
毛毛细雨湿衣裳,小事不防上大当。[韩国谚语]
萌芽起微蘖,辨别乖先见,剪除初非难,长养遂成患。[谚语]
绵绵不绝,蔓蔓若何:毫未不掇,将成斧柯。———先秦·佚名《逸周书·观周》
灭国亡身为天下笑,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。———汉·刘昼《新论·贪爱》
灭火之余,无遗炎矣。———清·杨泉《物理论》
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———战国·佚名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
明者防祸于未萌,智者图患于将来。———西晋·陈寿《三国
志·吕蒙传》
明者举大略细,不收不求。———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接疏》
明者慎微,智者识几。———汉·陈宠《清盗源疏》
莫见乎急,莫显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———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
莫轻视此身三寸在此六尺,莫轻视此生三古在此一日。[谚语]
莫说狗不咬人,莫道马不踢人。[谚语]
莫笑无危道,虽平更陷人———唐·僧修睦《雪中送人北游》
目将眇者,发睹秋毫;耳将聋者,先闻蚋飞。———东周·列御寇《列子》
目慎杂观,则有余明。———清·金兰生《格言联璧》
目妄视则淫,耳妄听则惑,口妄言则乱,夫之关者不可不慎守
也。———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
牧人赴宴会,豺狼破羊群。[谚语]
N
能勤小物,故无大患。———春秋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九》
年年防歉,夜夜防贼。[谚语]
P
譬如猛兽,物不能害,反为毛间虫所损食耳。———唐·李大
师,李延寿《北史》
片云足以遮全日。[英国谚语]
其安也易持,其未也易谋,其脆也易判,其微也易散。———春秋·老子《道德经》
骑马防断鞍,行船防险滩。[谚语]
骑马莫轻平地上,收帆好在顺风时;大网既举凭鱼漏,小穴难
防任鼠窥。———唐·岑参《丘中春卧寄王子》
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。———春秋·老子《道德经》
气漏针芒。———南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忠传》
千斤买姚黄,慎勿同流俗。———北宋·欧阳修《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》
千里之差,兴自毫端。———南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
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———先秦·韩非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千里之堤,以蝼螘之穴漏,百寻之屋,以突隙之烟焚。———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千里之功,败于一时。[谚语]
前车之覆,后车之鉴。———唐·房玄龄《晋书》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———汉·蒯通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
勤为无价宝,慎乃护身术。———莎士比亚[英]
轻薄之心,还易翻覆。—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云翠仙》
轻予必滥取,易信必易疑。———明·薛瑄《薛文清公读书录·从政》
轻则失本,躁则失君。———春秋·老子《道德经》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;思国之
安者,守积其德义。———唐·魏徵《魏郑公文集·谏太宗十思疏》
曲突徒薪。———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霍光传》
去弊当治其本,本未治而徒去其未,虽众人之所暂快,而贤知
之所深虑。———明·薛文清《从政录》
去草不除根,终当复生。———明·冯梦龙《智囊全集》
去草绝根,在于未蔓。———唐·姚思廉《陈书·周迪传》
R
人常虑危,万不蹈危,车行于峻坂而仆于平地者,慎于难而忽于易也。———明·朱元璋《明太祖宝训》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———战国·孔子弟子等《论语·卫灵公》
人无远虑,必有近灾。———战国·孔子弟子等《论语》
人躁有祸,天躁有雨。[谚语]
人之持身立事,常成于慎,而败于纵。———明·方孝孺《逊志斋集·慎斋箴》
人之情,不蹶于山,而蹶于垤。———战国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慎小》
人知谨注错,慎习俗,大积靡,则为君子矣。———战国·荀况《荀子》
忍得一时忿,终身无恼闷。[谚语]
忍让非己弱,敬人得人尊。———春秋·孔子《论语》
若欲不忙,浅水深防;若欲无伤,小怪大禳。[谚语]
S
山陵之祸,起了豪芒。———汉·李尤《戟铭》
善堙川者,必杜其源;善防奸者,必绝其萌。———东汉·崔寔《政论》
善战者不待将军;善除患者理于未生。———战国·佚名《六韬·军势》
蛇穴溃长堤,隐患招大祸。[谚语]
身安莫嫌瘦,家安莫嫌贫;身安茅屋稳,心安菜根香;身安不
如心安,求人不如求己。[谚语]
身既陷人污垢,岂能一身干净。[谚语]
身有伤,贻亲忧,德有伤,贻亲羞。———清·李毓秀《弟子规》
慎而思之,勤而行之。———唐·白居易《策林》
慎忽怨谤谗,乃我得道资。———宋·苏轼《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》
慎厥初,惟厥终,终以不困。———战国·佚名《尚书·蔡仲之命》
慎可久居,安可太平。[谚语]
慎满盈则思,江海下百川。[谚语]
慎乃俭德,惟怀永图。———战国·佚名《尚书·太甲上》
慎能远祸,勤能济贫。———清·申居郧《西岩赘语》
慎始而敬终,终以不困。———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》
慎言节饮食,知足胜不祥。———东汉·崔瑷《座右铭》
慎易以避难,敬细以远大。———先秦·韩非《韩非子·喻老》
慎于小者不俱于大,戒于近者不侮于远。———唐·孙思邈《摄养枕中方》
慎于言者不哗,慎于行者不伐。———春秋·晏婴《韩诗外传·卷三》
慎在于畏小,智在于治大。———秦·尉缭子《尉缭子·十二陵》
慎者美德,而过用之,则流于葸。———明·朱舜水《朱舜水集·慎》
慎之于始,慎之于终。———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
慎终如始,则善矣。———北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———春秋·老子《老子》
慎重则必成,轻发则多败。———宋·苏轼《拟进士对御试策》
慎重者,始若怯,终必勇;轻发者,始若勇,终必怯。———宋·苏轼《拟进士对御试策》
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。———战国·孟子《孟子》
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———春秋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杂下》
圣人消未起之患,治未病之疾。———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地真》
圣学之要,只在慎独。———明·刘宗周《刘子全书》
胜日寻芳银溪滨,天边光景一时新。———宋·朱熹《春日》
失意之事,恒生于其所得意。———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虞孚》
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———东汉·崔瑗《座右铭》
十年而谋之,如不慎则一朝而弃之。[谚语]
十年之功,废于一旦。———元·脱脱,阿鲁图《宋史》
事不三思终有悔,人能百忍自无忧。———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一文钱小隙造奇冤》
事当防微杜渐,不可长耳。———北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事后掩饰,不如慎始。———清·郭嵩焘《郭嵩焘日记》
事前要思免后悔。———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
事未至而预图,则处之常有余;事既至而后计,则应之常不足。———宋·辛弃疾《美芹十论》
事无大小,先当孰思。———南梁·萧衍《凡百箴》
事以微巧成,以疏拙败。———战国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四》
事纵放得心下,再慎何妨。———清·梁章鈻《浪迹丛谈·巧对补录》
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
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
不亦晚乎。———战国·黄帝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
鼠小杀象,蜈蚣杀龙,蚁穴破堤,蝼孔崩城。[谚语]
双瞳如豆,一叶迷山。———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
谁谓蚊虫微,积锈能销铁。———唐·王维《杂诗》
水火不让人,水火不饶人。[谚语]
水火是忠仆,用之不慎成祸主。[英国谚语]
顺一人之颜情,为兆民之深患。———北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思难而难不至,忘患而患反生。———北齐·刘昼《刘子·利害》
思所以危则安矣,思所以乱则治矣,思所以亡则存矣。———宋·欧阳修《新唐书·魏徵传》
所贵一寸丹,可逾金石坚。———明·张煌言《被执过故里》
T
泰山绊不倒人,牛橛子绊倒了人。[谚语]
坦途不戒,骥或蹶;羊肠畏惴,驽可越。———明·宋濂《持敬斋铭》
陶然任元化,慎勿损天真。———宋·苏舜钦《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》
天下大乱,无有安国;一国尽乱,无有安家;一家皆乱,无有
安身。———秦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谕大》
天下动之至易,安之至难。———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
天下之安,而万众皆欢。[谚语]
天下之安而后乐。———明·吕坤《呻吟语》
天下之道,理安斯得人者也。———唐·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天下之事,成于慎,而败于忽。———东汉·王充《政务》
天下之事,患常生于忽微,而志亦戒于渐习。———宋·程颢《上殿札子》
天灾好躲,人祸难防。[谚语]
偷安者后危,虑近者忧迩。———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结合》
投盈寸之胶,而欲使江海易色。———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
图大事者,当慎于微。[谚语]
W
万事尽从忙里错,一心须向静中安。———宋·戴复古《处世》
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———西汉·刘向(重订)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
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———战国·孔子弟子等《论语·微子》
微邪者,大邪之所生也,微邪不禁,而求大邪之无伤国,不可得也。———春秋·管子《管子·权修》
为政何门是化源,宽仁高下保安全。———唐·周昙《春秋战国门子产》
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———春秋·老子《老子》
惟同大观,万涂一辙。———晋·卢谌《赠刘琨》
未雨绸缪。———周·佚名《诗经·豳风·鸱鸮》
稳趋自循辙,躁进应覆轨。———宋·刘迎《晚到八达岭下》
屋上大梁再坚硬,若上白蚁也空心。[谚语]
屋檐头水从天落,点点滴滴无差分。———清·佚名《花名宝卷》
无事常如有事,提防终可以弥意外之变;有事常如无事,镇定
方可以销局中之危。———明·洪自诚《菜根谭·修省》
无事时要提防,有事时要镇定。———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
无事则深忧,有事则不惧。———北宋·苏辙《颖滨遗老传上》
无与祸邻,祸乃不存。———唐·马总《意林》
武侯一生本领,只在谨慎二字。———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
X
行不履险,立不临危。———战国·孔子弟子等《论语》
行船防滩,作田防旱。[谚语]
行到河中莫换马。[美国习惯用语]
行善由于心,办好由于谨慎。[谚语]
行事不可任心,说话不可住口。—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语录》
行事常思退一步。———清·申涵煜《省心短语》
行坦途者肆而忽,故疾走则蹶;行险途者畏而慎,故余步则不跌。———宋·林逋《省心录》
行矣慎所游,恶草能败兰。———宋·欧阳修《送孔秀才游河北》
细恶虽无近祸,而不可不去也。———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
细微苟不慎,堤溃自蚁穴。———三国·魏·应璩《杂诗》
细雨沾衣不觉湿。———南宋·僧志南《绝句》
先忧事者后乐事,先乐事者后忧事。———东汉·戴德《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》
先忧为后乐之本,暂劳为永逸之始。———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
象曰“括囊无咎”,慎不害也。———西周·伏羲,周文王,孔子《易经》
销患于未形,保治于未然。———明·方孝孺《豫让论》
小病不治成大病,漏孔不堵大墙崩。[谚语]
小虫能毒死人,小钉子能扎死人。[谚语]
小错不纠大错成。[谚语]
小洞不补大洞难堵,小患不防大患难挡。[谚语]
小洞不管,大洞瞪眼。[谚语]
小鬼跌金刚,小鼠断大绳。[谚语]
小孔不补,大孔叫冤苦。———清·杜文澜《古谣谚》
小时差一发,到老不同年;根基歪一分,顶上歪一尺。[谚语]
小心多,失足少。———清·金埴《不下带编》
小心天下去得,大胆寸步难行。———明·徐《杀狗记》
小心无过错,大意失荆州。[谚语]
小心翼翼,古训是式。———先秦·佚名《诗经·大雅·丞民》
心慎杂欲,则有余灵;目慎杂观,则有作明。—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》
性急的蠢汉,快枪的子弹。[谚语]
癣疥之疾,心腹之大患。———春秋·左丘明《国语》
削株掘根,无与祸为邻,祸及不存。———西汉·刘向(重订)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穴蚁能防患,常用未雨移。———宋·刘克庄《穴蚁一首》
荨麻虽小,但能咬人。[谚语]
Y
言轻则招忧,行轻则招辜;貌轻则招辱,好轻则招淫。———汉·扬雄《法言·修身》
焰焰不灭,炎炎若何。———三国·王肃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
一发不可牵,牵之动全身。———清·龚自珍《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》
一好遮不了百丑,百好也不能遮一丑。[谚语]
一炬有燎原之忧,而滥觞有滔天之祸。———北宋·苏轼《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》
一料火星,烧了万里江山。———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
一脉不和,周身不遂。[谚语]
一念不敢自怒,斯可谓之修。—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语录》
一念有愧,则心为之震掉;一事有差,则颜为之忸怩。
———明·方孝孺《畏说》
一念之差,前功尽弃。[谚语]
一念之慈,亦足以作福;一言之戾,亦足以伤和。———清·申居郧《西岩赘语》
一千镑里取了一文,再也不能是一千镑。[谚语]
一人向隅,满坐不乐。———唐·薛渔思《河东记·独孤遐叔》
一人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
一日之苟安,数百年之大患也。———南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
一失脚成千古恨,再回头是百年人。———明·唐寅《废亭诗》
一事不谨,即贻四海之忧;一念不谨,即贻百年之患。———清·玄烨《清圣祖实录》
一事差,百事错。———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
一为之甚,岂可再乎。———战国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一物携贰,莫不解体。———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总术》
一薰获,十年尚犹有臭。———战国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;一步走错,百步难回。[谚语]
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
一夜不宿,十夜不足。[谚语]
一着错,满盘输。———元·李元蔚《将神灵应》
一针不补,撕烂尺五。[谚语]
一只蝗虫咬坏苗,一个脓包传满身。[谚语]
一只癣羊,传染全群。[谚语]
一枝动则万叶不宁,一心忧则万虑皆妄。———清·申居郧《西岩赘语》
一指之疖,能毁七尺之躯。[谚语]
一中有多,多中有一。———唐·澄观大师《华严经疏》
一字不可轻与人,一言不可轻许人,一笑不可轻假人。———明·薛瑄《读书录》
一字之失,一句为之蹉跎;一句之误,通篇为之梗塞。———清·刘淇《助字辨略》
衣缺不补则日以甚,防漏不塞则日以滋。———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申韩》
医者理也,理者意也……理言治,意言识,得理与意,料理于
未见,曰医。———明·俞弁《续医说·吴恩序》
已为而悔,莫若早戒;患至而忧,不如预谋。[谚语]
以明防前,以智虑后。———南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
以慎为键,以忍为阍。———唐·刘禹锡《口兵戒》
翼翼矜矜,福所以兴。———晋·张华《女士箴》
忧患生于所忽。—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
忧先于事,故能无忧;事至而忧,无救于事。———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
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。———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于其未然而预防之,故无后忧。———北宋·苏辙《私试进士策问二十八首之一》
欲安其家,必先安于国。———唐·武则天《臣轨上》
遇事之易者未足喜,遇事之难者未足忧。———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·楚莫敖屈瑕》
豫焉,若各涉川;忧兮,若思四邻。———春秋·老子《道德经》
月夕花晨伴我行,路当坦处亦防倾。———清·田松岩《题劳山杖诗》
Z
贼偷一半,火烧全无。[谚语]
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———周·佚名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
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———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折半留半,其祸立见。[谚语]
折肱而学医,未为晚也。———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公孙无人》
针眼大的窟窿,斗大的风。[谚语]
至人消未起之患,治病未之疾。———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地真》
治疾及其未笃,除患贵其未深。———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骆统传》
诸葛一生唯谨慎,吕端大事不糊涂。———元·脱脱,阿鲁图《宋史·吕端传》
主不谨户,盗者夜舞。———宋·宋祁撰《宋景文公笔记》
卒行无好步,事忙不草书。———宋·陈师道《答无咎画苑》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