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格物致知的名言警句

注﹕出自【西汉】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﹕“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﹔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指再聪明的人谋划千次也有疏漏的地方,再愚钝的人多次思考,总会有一点收获。
鹬蚌相争,渔人得利。
注﹕出自【西汉】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﹕“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箝其喙。……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今赵且伐燕,燕、赵久相攻,以敝大众,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。”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结果两败俱伤,第三者因而得利。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
注﹕出自【西汉】刘向《新序·杂事四》﹕“熊渠子见其诚心,而金石为之开,况人心乎﹖”比喻只要心诚志坚,努力去做,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。
实事求是
注﹕出自【东汉】班固《汉书·景十三王传》﹕“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,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指刘德爱好古籍收藏,认真研究,弄清事物的真相,求得正确的结论。
当局者迷
注﹕出自【后晋】刘昫等《旧唐书·元行冲传》﹕“当局称迷,傍观见审。”指下棋的人糊涂,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。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而陷于主观片面,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。
剖腹藏珠
注﹕出自【北宋】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太宗贞观元年》﹕“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,剖身而藏之,有诸﹖”指剖开肚皮来收藏珍珠。比喻为物伤身,本末倒置。
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﹔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
注﹕出自【春秋】《老子·九章》。其意是说,金玉充盈于内室房屋,那就无法对此完好守藏﹔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,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。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
注﹕出自【春秋】《老子·九章》。其意是说,执持盈满,不如适时停止﹔锤炼得更加锐利,锐势难以长久保持。
企者不立﹔跨者不行﹔自见者不明﹔自是者不彰﹔自伐者无功﹔自矜者不长。
注﹕出自【春秋】《老子·二十四章》。其意是说,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,反而站不稳﹔迈起大步想要走得更快一些,反而走不远﹔自我表现的反而得不到彰明﹔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﹔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﹔自高自大的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。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注﹕出自【春秋】《老子·四十五章》。其意是说,最正直的东西,好似有弯曲一样﹔最灵巧的东西,好似最笨拙一样﹔最卓越的辩才,好似不善言辞一样。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
注﹕出自【春秋】《老子·八十一章》。其意是说,真实的话未经加工,所以不美妙动听﹔华美的言辞、文章,内容往往不真实。
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﹕“思无邪。”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论语·为政》。其意是说,《诗经》三百篇,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,就是“思想纯正”。
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论语·雍也》。其意是说,智慧的人喜爱水,仁义的人喜爱山。
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!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论语·子罕》。其意是说,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,一去不复返!
以五十步笑百步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其意是说,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。比喻缺点或错误的程度不同,实质却一样。
权,然后知轻重﹔度,然后知长短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其意是说,用秤称一称,然后才知道物体的轻重﹔用尺量一量,然后才知道物体的长短。
枉己者,未有能直人者也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。其意是说,自己若是不正直的人,从来就没有能使别人正直的。
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。其意是说,不用规和矩,就不能画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。比喻不按一定的标准、法则和习惯行事,什么事也办不成。
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可乎﹖是以论其世也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孟子·万章下》。其意是说,吟咏他们作的诗,读他们著的书,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﹖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啊!
心之官则思,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也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其意是说,心的功能就是思考,思考就可以有所得,不思考就得不到。
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
注﹕出自【战国】《孟子·告子下》。其意是说,这样以后才明白忧愁患祸能使人(或国家)生存发展,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(或国家)萎靡死亡。
道不远人。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
注﹕出自【宋】朱熹《中庸章句·十三》。其意是说,中庸之道是不远离众人的。有人为遵从中庸之道而远离了众人,那就不可以叫作中庸之道了。
仁者人也,亲亲为大﹔义者宜也,尊贤为大。
注﹕出自【宋】朱熹《中庸章句·二十》。其意是说,所谓仁,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亲爱,亲近爱护亲人就是大仁﹔所谓义,就是使人人都有合适的位置,尊重贤明的人就是大义。
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
注﹕出自【宋】朱熹《中庸章句·二十》。其意是说,任何事情预先有了准备就能成功,预先没有准备就将失败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上一篇:关于修身励志的名言警句
下一篇:关于笃学明辨的名言警句